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展会播报 > 正文

广州市“蜜蜂计划” 培育乡村振兴青年“后备军”

2022-08-15 11:26:48        来源:南方日报

南国盛夏,高温预警频发。位于增城区的莲花出水农科小镇,荔枝树苗的阴影丝毫不能阻挡烈日的暴晒。广东荔枝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吴宇辉在镜头前耐心地科普,几个皮肤白皙的青年热得满头大汗。

“189元,成交。”卖出去一棵荔枝苗,几个小伙子高兴得拍手击掌,难掩兴奋和激动。来不及擦拭直流而下的汗水,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叫卖”。手机屏幕显示,观看人数已经超了200。“对于荔枝苗这种小众的产品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吴宇辉频频点赞。

一群“小蜜蜂”,飞入花丛中。火热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青年走进广州的田间地头。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和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指导的“乡村运营青年CEO培育·蜜蜂计划”经过层层选拔,筛选出一批立志于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青年,进入分布在广州各区的10个乡村基地实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广州正通过“蜜蜂计划”选才、“领头雁”育才、“青创杯”锻才,打通乡村青年人才发掘、培养、提升的成长链条,激发青年人才活力潜能,着力培育乡村振兴的大批青年“后备军”。可以期待,未来将有越来越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加入乡村振兴行列。

到乡村去

下午6时,位于花都区的宝桑园开始闭园。眼看着要下雨,工人们正在抓紧搬运器械和物资。一眼望去,穿着乡村运营青年CEO文化衫的陈木娴特别显眼,她白净的皮肤在人群中显得与众不同。

“一开始大家来,都不知道要干什么。”作为广州南方学院大二的学生,陈木娴在城里长大。她对乡村的产业并不熟悉,但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下地干农活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爷爷奶奶的地里种过花生、番薯、山药、南瓜、木薯、甜薯、菜心还有白萝卜。”陈木娴回忆,一到种花生的季节就会和爷爷奶奶一起提前剥花生,挑种子,然后拿着碗盛上一碗花生米下地放种子。

乡村生活填满了成长的轨迹,乡村振兴对陈木娴来说一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的家乡湛江吴川蛤岭村风景很美,可是没人发现。夏天荷花塘里开满了荷花,海鲜特产也好吃。”说起家乡,陈木娴的脸上既羞涩又自豪。她希望,通过蜜蜂计划能学习乡村运营知识,把家乡建设成宝桑园这样的基地,带动大家一起富起来。

广州工商学院的巫文迪没有乡村生活的经历,乡村虽然没有承载他的乡愁,却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大学期间,他的创新创业项目一直围绕文化领域,特别是非遗。

做非遗保护和数字修复传承已经一年多,巫文迪逐渐意识到,如果真的想要实现非遗转化性传承,不仅要懂文化懂非遗,更需要懂市场、懂运营。“许多非遗项目原本就产生于乡村,来自于乡村的生产和生活。它的根源在乡村,生命力也在乡村。非遗与乡村振兴是相互赋能的。”蜜蜂计划的出现,为他搭建了一座桥梁,带他深入了解与非遗息息相关的乡村产业运营。

除了来自广东本地的学员,还有从千里之外赶来的学员。黄琬婧已在武汉一大学读研,看到蜜蜂计划就欣然报名。“我家在庐山,从2019年就开始运营民宿。我也去过不少乡村调研,最深的感受是不少村民还没有感受到文旅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她希望,能通过蜜蜂计划参与一个较为初步的基地项目,进一步探索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应该怎样开发。如今,花都喜花里(马岭)基地正为她创造了试水乡村文旅产业的机会。

除了在读学生,也有不少已经创新创业的青年加入蜜蜂计划。现在摩登百货运营项目的王建罡,几乎没有乡村生活经历。“从小到大生活在城市,每次到乡村旅游,都对那里的空气和环境很着迷,想把城市生活搬到乡村。”他想把下一步发展的重心放在农村,也做好了40℃高温下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准备。“农村不能想着那么快回报,要有情怀才能长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是关键。有的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有的一直生活在城市;有的正在读大学,有的已经毕业创业。来自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青年力量在乡村聚集。

到乡村去,让青春书写在广阔的大地。“农村犹如一张白纸,可以自己描画。而在大城市,我只是其中一环。”1997年出生的肖国杰大学一毕业就选择了来到花都。如今已是GVL怡境文旅集团总裁办助理,负责花都马岭的喜花里(马岭)项目。“一开始来的时候也不习惯,经过这么久之后更愿意留下来。这里可发展可塑造的东西很多,大城市有条条框框,只能按部就班走。”他道出了过来人的想法。

播下火种

如何真正解决农户需求?如何运营乡村品牌?乡村运营如何助推乡村振兴?

开营第一天,各方嘉宾就乡村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义强、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毛杰、杭州临安区文旅局副局长陈伟宏……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及一线三农工作者通过“专业理论课程+乡村产业实训+方案设计+后续跟踪+优秀项目孵化支持”模式,进行全流程人才培育。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运营的目的就是为乡村植入能持续造血的产业。早上10时,在增城莲花出水农科小镇基地,郑梓东、蔡其林、何海潮和王建罡已经在会议室开始了早会。

“我之前做景观设计去过很多乡村,一直很好奇,乡村设施建得很多很好为什么没有人?”在广州长大的何海潮曾在外地做景观设计几年,最近回到广州准备创业。他带着疑问来参加蜜蜂计划,想探索怎么解决通病。

增城区中心镇三星村四面环山,正午的室外温度远超40℃。“我们一直想让丝苗米生产规模化,但是不知怎么干。希望有经验、有知识的团队帮我们提升。”三星村党总支副书记钟伟昌午饭后就站在村委会门口,等着“贵人”的到来。

车门打开,从增城区莲花出水农科小镇驱车赶来的年轻人纷纷下车。步行穿过一座古桥,溪水潺潺流过,大片竹林为三星村带来一片清凉。再继续往前,就能看到丝苗米的主产地。

优良的环境给三星村的丝苗米带来了好的品质,但是钟伟昌却高兴不起来。“我们土地少,丝苗米质量高,但是再好的农产品推不到市场上去也没用。”走在丝苗米梯田上,钟伟昌说起产业发展受阻的原因。

“电商需要精准匹配消费者,像这种丝苗米纯粹靠低价不符合三星村的村情,对农产品是很大的伤害。”正在广州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国际创新)专业读大二的郑梓东已经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明白电商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不同的农产品要有不同的销售渠道和定位。”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社会责任事业部总经理陈俊彤给出了一种思路,“对于这种情况,普通的电商肯定走不动,三星村的丝苗米更适合走精品路线,走中高端电商、社群电商。”

下午3时,气温直逼40℃。郑梓东正和蔡其林已经开始进行他们的第一场农业直播。“直播用的手机因为温度太高需要人为降温,我们就找来一台小风扇,一边给手机降温一边直播。”说起那天的直播经历,蔡其林还乐在其中。接近一个小时的直播,最终成功卖出一株荔枝苗。

事实上,莲花出水农科小镇周边的6条村,都面临着各自产业发展的困境。他们带着问题一条村一条村探访,了解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在农户的乡音里寻找破解难题的对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一代年轻人的使命一定有乡村振兴。对于当下青年来说,乡村振兴早已不是陌生的“政策”,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选择。

“我们不仅通过这个计划为自己培养人,更主要为乡村振兴培养人。”陈俊彤透露,“今年是蜜蜂计划的第一年,而这一项目将继续进行下去。我们希望学员能成为一个社群,我们也希望组建一个课外的辅导团,高校也能够更多地参与进来。”

“蜜蜂计划”着眼于乡村青年人才振兴,聚焦乡村振兴中的乡村运营板块,旨在吸引、凝聚、培育一批对中国乡村充满热爱并立志于投身乡村建设的青年人才,通过理论培训和乡村实践教育,着力提升他们的乡村运营能力。团广州市委青年发展部部长岳嘉表示,希望借助这批“星星之火”,示范引领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加入乡村振兴行列。

仰望星空

“荷花·苑(湛江吴川蛤岭村):未来规划打造一个以荷花为特色的原生态高品质民宿的‘荷花·苑’民宿,将民宿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促进家乡的旅游消费,激发乡村活力,带动村民就业……”

实践过半,陈木娴甚至已经想好以后回村开办民宿的品牌名称。她在当天的日记上记录下这一想法。

周五的傍晚,喜花里(马岭)基地,璞宿·花见民宿外就会搭起演唱台,在灯光和音乐的吸引下,也逐渐吸引了游客驻足欣赏。“项目的策划到执行比较快,虽然目前还比较简陋,但是等到以后运行成熟之后,就可以将规模扩大。”在黄琬婧与其他学员的努力下,一个户外音乐节已经初具模型。在她的计划里,一个丰富的文旅产业链条已经搭建起来。为演唱会拉天幕,开办复古市集,都在计划之列。

“入口形象不明显,两边植物比较乱。”一到农科小镇,何海潮就指出来问题。8月6日,结营仪式当晚,何海潮和4个小伙伴向大家展示了农科小镇电商运营方案。方案通过打造一个系统平台,将6条村的产业链打通,并且形成对外品牌,以此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要不留下来,我们一起做共创咖啡,是个不错的尝试。”毛杰抛出了橄榄枝,现场想起了阵阵掌声。“未来还要继续深化这个方案,也会考虑留下来。”何海潮坦言,很高兴小镇的核心区域整体提升方案得到了运营方广州乡村振兴集团有限公司的认可。

“乡村是奋斗的战场、锻造的熔炉、成长的天地。”毛杰表示,“蜜蜂计划”在青年人心中播撒了乡村振兴的种子,希望“蜜蜂计划”成为广州、乃至全国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热潮的启蒙和实践平台,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血液和澎湃动力。

人在聚集,资源也在汇聚。广州工商学院校长助理黄鹏也“追随”学生来到宝桑园。“乡村振兴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人才振兴与产业振兴相结合。我们的学生参与蜜蜂计划实践,也为我们创造了与宝桑园深度交流的机会。”他的到来也得到了宝桑园的欢迎。

未来,宝桑园将把园区作为广州工商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这正是一种推动省内高校通过课外的力量把乡村振兴大讲堂开起来的方法。

当CEO的日子一晃而过,学员们再次回到宝桑园,他们还是忘不了开营的那一晚。躺在大草坪上,他们看到漫天的星星。仰望星空,抚摸大地,那一刻的感受如此真实又如此梦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是关键。近日,广州团市委印发了《广州共青团2022年深化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实施工作方案》,从5个方面部署13项举措,通过“蜜蜂计划”选才、“领头雁”育才、“青创杯”锻才,打通乡村青年人才发掘、培养、提升的成长链条,激发青年人才活力潜能,着力培育乡村振兴的大批青年“后备军”。

天空不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走向田野,走向乡村,这是青年一代永远的乡愁。经过这次培训,陈木娴确信:乡村振兴是未来发展的大舞台,不仅仅是因为政策好,而是人人都有一颗乡愁的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荔枝产业 广州工商学院 农业农村

上一篇:聚焦硬科技新动能 南开区打造中心城区首个科技园区
下一篇:最后一页